购麦姐免费范文

幼小衔接开展方案(幼小衔接活动开展方案)

一、方案的作用

1、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通过计划过程,可以预计未来可能的变化,从而制定适应变化的最佳方案,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2、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计划制定的目标为各级员工指明了组织发展方向,可以使人们的行动对准既定目标。

3、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计划为下属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4、有利于控制工作:计划工作为组织活动制定目标、指标、步骤、进度和预期成果,是控制活动的标准和依据。

二、(精选36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选3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1

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

我园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依托宁阳县第二十中学小学部,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与学习适应能力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现结合幼儿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对象:

在园学龄前幼儿。

二、实施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适当延长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定期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桌椅。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联系我校小学部,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定期到小学部班级中进行模拟上课;进行“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第二学期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下学期将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主题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最后,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2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方案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

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3月)

(一)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二)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3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引导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1、做好家长工作

3月中旬,召开线上家长会上进行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从超前学习的危害角度出发让家长了解遵从幼儿发展规律的重要性,结合幼儿入小学前的四方面准备全面的让家长了解关于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及方法,建议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帮助幼儿愉快轻松的度过幼小衔接。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科学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

2、身心准备

(1)通过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功能室、走廊文化等,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激发他们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积极开展户外安吉游戏,给予幼儿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的权利,同时在游戏中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力量,提高耐力,培养幼儿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3、生活准备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继续鼓励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在保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间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幼儿集体活动时间,同时减少期间幼儿如厕的次数。

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饭钱便后、外出归来能够自觉洗手。

(2)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调整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减少一日生活中的统一安排,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

指导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衣柜,学会分类和存放。

继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学会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如厕后能将自己的衣服裤子穿整齐。

班级投放钟表,引导孩子学会看一日作息时间表等各种计划表,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3)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通过星期五的安全教育活动及时间节点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使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了解一些安全尝试,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4)鼓励幼儿参与劳动

通过每周的劳动教育活动、五一劳动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小小值日生、种植季、采摘季以及日常一日活动,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意志品质。

4、社会准备

(1)提高交往能力

通过自主游戏给予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任务意识

不定期的给幼儿安排小任务,比如带好纸和笔回家画游戏故事,并将其第二天带回来;每天自己整理小书包等,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同时在家里家长也要有意识的为幼儿安排小任务,通过持续性的任务安排,让幼儿养成独立完成认为的习惯。

5、学习准备

(1)鼓励幼儿活动前做计划,比如在区域活动开始之前,鼓励他们说一说、画一画自己的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后和幼儿一起回顾他们的计划和完成情况,分析原因并调整。

放假在家时也鼓励幼儿自己安排行程和活动。

(2)继续开展游戏分享活动与晨间谈话活动,培养幼儿大胆讲述与认真倾听的习惯。

(3)本学期增加精读绘本时间,和幼儿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加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

(4)利用读写区、角色游戏,鼓励幼儿运用文字和符号进行前书写,比如为电影院制作电影票等。

(5)继续开展画游戏故事的活动,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文字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游戏的过程、故事情节等。

(6)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通过扣纽扣、系鞋带的习惯,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手眼协调。幼儿有自发书写行为时,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

1、召开“幼小衔接”线上家长会

2、更改幼儿作息时间,使幼儿一日生活独立自主

四月:

开展“劳动月”活动

尝试制定区域计划

发放“幼小衔接”家长调查问卷

开展“阅读月”活动

五月:

开展“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题活动

开展“整理小书包”活动:结合阅读月,书包里准备绘

本书、周一玩具、周二绘本、周三玩具、周四绘本、周五劳动工具

六月:

请一名幼儿园毕业的小学生来园讲述小学生活

请小学老师为大班家长录制“幼小衔接”答疑解惑视频

发放“幼小衔接”宣传手册

参观小学活动

5

为进一步提升xxx区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习活动,协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及学习特点,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杜绝超前学习,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入学教育及生活。

二、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主要任务

1、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园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科学、有序、有效实施。

2、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儿童从身体学习转换为用大脑学习的能力、从具象物体转换为具象符号、从具象符号转换为抽象符号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预备适应课堂的心理准备、动机等从而促进每一位孩子在身体、情感、习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3、利用家校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解决入学焦虑,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发展目标

具备入学具备的学习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习品质、社会适应能力、阅读兴趣、前书写准备能力。

具体措施:

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环节、集体教学等途径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环境、提供资源等方式。

视知觉能力:

1、感知物体或者符号的位置,包括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如走迷宫、找对应等游戏活动。

2、从日常生活中辨别人-物-图形-数字-字母-形近字等异同,如找相同、不同、图形比较等游戏活动。

3、幼儿学会把物体从包围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能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的能力。如智力拼图、镶嵌图形等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物体、图形、字母、数字等视觉再认能力。如猜谜语、七巧板摆图等游戏活动。

5、家庭建议: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区,引导幼儿养成将所见画出来。

听知觉能力

6、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有效引导幼儿口头所述信息、多听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数,如复述数字、打电话等游戏活动。

知觉转换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孩子依据时间顺序描述外出过程中经历的某件事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数学准备能力

1、掌握从1-100的顺数、50倒数到1、数群(由易到难)例:数字连线、接龙数游戏切记把进位留给孩子,给孩子一个顿悟的过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饼干、数字连线。

2、能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掌握20以内点数对应。

3、根据物体相联对应关系、相关关系的对应、一对多关系的对应、从属关系的对应(上下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同一级别关系)相反关系的对应培养和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

比较

4、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如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的轻重、薄厚、形状、数量的多少、物体的空间位置比较等等。

5、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分、公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类。

6、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如从长到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等)按顺序进行排列。

7、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开始建立幼儿图形建构能力,如具体教学游戏:游戏《七巧板》建构拼搭、插素、学习简笔画。

8、集体教学活动认识钟表(分针、秒针、时针、钟面数字意义)体验一分钟,建立时间概念。

9、大班幼儿重点是加强钱币认知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了。从小正确树立金钱观。

学习品质

10、加强幼儿口语表达及言语理解能力。

1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同情分享、处理冲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达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如情感方面(兴趣、荣誉感、合作性、灵活性)、内驱力方面(主动性、好奇心、专注力、坚持性)、习性(责任感、独立性、条理性、生活习惯)等。

阅读能力

13、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前书写准备能力

14、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剪、贴、粘、撕、拉、抓、穿、插、刺、夹、缝、拧、揉、拍、叠、折、绑、涂鸦等途径,以家园共育形式组织幼儿每日开展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精细肌肉动作发展。

6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7

一、指导思想: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小学读书后往往不适应小学的生活,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高高兴兴地上学,几个星期后,身体明显消瘦,病假率上升,有的害怕上学,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做好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尝试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此次活动为走进校园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以幼儿园为主,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宣传学校工作和发展方向,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谋求幼儿园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认同;

「2」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认识,实现小学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标尺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衔接方案:

「一」、成员:

组长:杨家清副组长:麦燕文

组员:全体一二年级教师

「二」、衔接重点:

「1」兴趣激发;

「2」习惯规则培养;

「3」语文学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方面;

「4」数学学习能力---加减运算、思维及操作能力方面「蒙氏数学」;

「5」适应能力方面---个性,心理,独立性等。

「三」、具体措施:

A、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小衔接专题培训,

B、参与幼儿园家长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C、组织幼儿园参观小学,与小学联谊活动

D、进行教师座谈,组织教研活动

E、组织各类评比或展示活动

「四」、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加强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

「1」、学会准备上课需要的学具和物品。

「2」、各种姿势训练及达标--坐姿,书写姿势,举手姿势。

「3」、学会认真独立地做事,懂得追求良好的结果。

「4」、学习时爱动脑筋,独立思考,并愿意寻求问题的答案。

「5」、喜欢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时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6」、听读识字教学以100个会认的字为主「见图」要求会认、会读、会用,期末100个达标要求100%。注重计算能力的训练「20以内加减法计算」「10以内加减运算要求达标」

「7」、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5、家长方面

1、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准备一个闹钟,让孩子自己用。

2、实行生活环节”限时制”:规定时间限制,刷牙洗脸等。

3、花时间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认真对待并坚持。

4、为孩子做好物质准备「安全,方便,实用」:书包,闹钟,铅笔橡皮尺子,记作业本,

8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

2、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二、活动时间: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

三、参加对象:

全体一年级新生

四、活动地点:

各班一年级教室

五、参加教师:

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

六、其他人员安排:

校园环境卫生:后勤办

教学楼巡视:德育处、教学处

礼仪生:大队部

活动拍照:

活动报道:一年级年级组长

电子横幅:办公室

七、活动安排:

活动一: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8:10之前」

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礼仪生7点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来。礼仪生引领新生进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师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确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活动二:开设特色课程,初步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学习习惯.「8:10-11:00」

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学处安排了6节大课和2节整理课。每节课之间课间休息十分钟。一年级教师按照下沙一小幼小衔接课程表进行上课。

具体要求如下:

1、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备课。语、数、体由各自备课组长负责,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这第一课,确定上课教案。体育课主要是列队训练。各备课组长在22日之前把微课,上课ppt,教案等上传至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处幼小衔接相应包包。

2、语数体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班队课,校课1由班主任负责,校课2由副班主任负责,整理课正副班主任一起负责。

八、注意事项:

1、班主任须提前打扫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一年级新生23、24日到校和离校时间。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长接回。

2、原则上家长不进校园,班主任做好解释工作。

3、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保证每位新生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传工作,每日一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主页传播。

9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规定的要求,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0xx〕229号)文件精神和《北仑区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仑教〔20xx〕73号),制订本校零起点教学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小学低年级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0xx〕21号)的要求,从20xx学年起,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具体为:执行“零起点”教学,严肃课程计划,完善“综合活动”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盖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尤其是对一年级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浙江省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等文件,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相关的实施措施。

(二)严格相关计划,依法规范办学

严格招生制度,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坚持免试入学,并通过家长会、入学演习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切实做好儿童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严格课程计划,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教学规范。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团队,抓好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培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0xx〕21号)要求,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有关专题培训。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要求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强化日常教学活动。

要求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不随意拔高,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层次,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外,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还要备常规教学,备姿势指导,备习惯养成。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知识。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3、强化团队合作。

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园“QQ工作群”、教师博客、备课组教研活动等平台,强化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四)严格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及教辅资料征订,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内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执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课”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的巡视、督察、指导,规范学生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音体美等课程的严格执行,深化教学五认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布置等情况,并及时反馈跟进,优化课堂教学的执行效益。

(六)夯实课外活动,营造快乐氛围

丰富校园活动。以大课间为主平台,以音乐、美术、体育课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书香工程经典诵读、名著导读课程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2+1+1和社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参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七)优化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发展

把评价纳入学校的学位晋级制度,并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采用“课堂即时评价、亲子合作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观察评价、星级评价、学习之星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并适宜指出学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科“统测”。

(八)开展亲子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多与对应幼儿园沟通,开展切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并确立在开学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制度,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学的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在学期中通过一年级亲子培训、家长学校、校讯通、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零起点”教学要求,开辟“家长须知”、“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达到家校合一的教学效果。

10

一、情况分析:

再过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具体方案。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保证每天幼儿再园内户外活动一小时的活动,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上课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良好的作息习惯。

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50左右起床,早晨8:30以前入园。晚上9:00上床入睡。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

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每晚还要让孩子养成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同时我们老师会在离园时,检查孩子的书包整理情况和学习用品保管情况。并对做的好的幼儿提出表扬。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社会,机会无处不在,却又转眼即逝、生活节奏愈来愈快,所以教孩子学会做人的第一步是做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高效率的人,首先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这一点很重要,比方说,这个时候该为孩子买个小闹钟,天天晚上自己上好闹钟,第二天自己起床,每个人都是有懒性的,何况是小孩,闹钟响了,没起床,咱们就又去叫了,这时候我介意您沉住气,让他睡,睡到他认为合适,让老师去评价他的迟到行为,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孩子做作业要有质有量,这方面我们在班内要求幼儿不仅要写好而且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完成好的幼儿提出表扬,完成不好的进行指导。

「3」、做事专注的习惯

培养幼儿专注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们班开设了红花台,每节课评选一名幼儿,并以红花表示奖励,每周做一小结看看谁的红花最多,并把照相贴在红花台上,从而激发孩子的好胜心理。

「4」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是倾听习惯。

好多孩子进入小学后第一不适应,就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幼儿园作业公布,家长记录。到了学校完全凭孩子自己记,有的孩子回来了,忘了作业是什么,急得直哭,忙得家长又给同学打电话又给老师打电话。倾听能呼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我们班开展了"比比谁的记忆好"的活动,要求幼儿每晚自己记作业,并回家复述给家长听。通过第二天幼儿完成作业情况,来表扬幼儿。

11

一、指导思想:

1、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经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经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

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三、活动时间:

5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大三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班家长主持:金老师

六、活动准备:

1、班主任写好方案和发言稿。

2、家长签到表。

3、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邀请函。

4、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2、由蔡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3、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4、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5、与家长交流。

12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困惑,帮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长会我们特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进行“幼小衔接”讲座。就孩子入小学前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内容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

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13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视频录像及录音、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

2、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

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担忧。

二、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1、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

(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

生活方面:找厕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学习方面:做作业

2、尝试解决

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

3、交流汇总

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

(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钟时能够去上厕所。)

(2)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业方面

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视频中包括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

三、延伸活动

1、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2、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

14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15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xx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设计意图

教师见习实践总结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例如:参观小学、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来园讲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幼儿画出“我心目中的小学”等。幼儿在活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对上小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问一些有关小学生的问题,如上小学后还能带玩具吗?上课时我想小便怎么办?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多了解有关小学的知识,我设计了“我快要上小学了”活动。目的是想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进入小学后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活动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萌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2、更多地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参观过小学。

2、多媒体课件: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3、幼儿把画好的“我心目中的小学”图画粘贴在展板上。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提问:歌曲里唱的什么?它是谁的歌曲?

2、提问前段时间参观小学的事情,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

3、出示展板,请小朋友到展板前,讲解自己画的“我心目中的小学”是个什么样子。

4、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给予指导、总结并找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5、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6、幼儿分组讨论并说一说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7、教师小结:

①作息时间有了较大的变化。「课间只有10分钟,小学生要准备好下节课所用的东西、小便等」

②上小学后不能带玩具,但可以带体育玩具。

③上小学后,上课时不能随意喝水、小便。「应在课间十分钟做好这些工作,否则,会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④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后先做什么?

16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四、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五、活动形式:

1、组织观摩活动

2、幼儿外出参观小学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六、具体活动:

(一)结合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大班下学期最后一个主题是《再见了,幼儿园》,结合主题开展《认识时钟》《整理小书包》《上小学了》《快乐的向前走》《越长越大》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时间、学会管理时间。学习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体会我们已经长大,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增强了孩子们入小学的信心,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在一日活动各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在时间上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游戏化和幼儿活动的参与性。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所以大班下学期我们采取适当延长幼儿上课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缩短午睡时间等方法。在时间上慢慢接近小学的上课时间,让幼儿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做好准备,以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

2、学习习惯和要求上互相衔接

(1)利用大(7)空班场地创设模拟课堂,设置小黑板、课桌椅等。使整个环境与小学的课堂非常相似。每个班级协调安排轮流进入小课堂的,在小课堂里,让幼儿模仿小学生上课,学学小学生上课的坐姿、举手发言等,感受小学生上课的氛围,体验做小学生的快乐。

(2)对幼儿正确的坐姿、书写方法、握笔姿势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习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但要求规范。不仅要写好而且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求作业有质有量。

(3)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开展"比比谁的记忆好"的活动,活动中需要幼儿带的材料、要做的一些事情,我们不发短信告知家长,要求幼儿自己记忆,增强他们的任务意识,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3、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

引导幼儿自己穿衣、整理床铺、轮流做好小值日工作,积极为班集体做事等,提高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三)利用幼儿生活的环境不断地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热情和愿望。在活动室中布置《我上小学了》的主题环境,设计布置“上小学倒计时”墙面,让孩子们了解从现在开始离入小学还有几天。随着离园倒计时的越来越近,大班的孩子入小学的意识就更加强烈。萌发孩子上小学的积极情感。

(四)家园配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为此我们要求家长:

1、为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让孩子自己用。

2、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养成孩子准时睡觉和按时起床的好习惯。

3、为幼儿准备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擦、作业本、图书等,让幼儿了解这些用品的名称和作用,每天让幼儿自己有序安放物品,整理书包。

4、规定孩子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些小任务,如画画、写字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慢慢知道要抓紧时间,集中注意力,提高孩子完成任务的意识。

(五)开展“幼小衔接”的实践活动。

1、第十七周的周三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观看小学升旗仪式、参观教室、图书室、小学生的操场等场地,帮助幼儿熟悉小学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的环境。

2、带领幼儿进入班级,观看小学生的上课、做作业和下课十分钟等活动,让幼儿在小学教室里坐一坐、和一年级小学生一对一的互动交流,请一年级老师来讲讲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加深幼儿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了解,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7

一、 指导思想:

以“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研究,创示范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达标乡镇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本地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 日常工作:

1、入园前做好家访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户、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2、及时增添、修补课桌椅等日常用具和教具。

3、注重早晚幼儿的安全接送,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幼儿。

4、开办家长学校,做好“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的培训工作。

5、规范管理:入园幼儿做好接种预防登记、幼儿体检表、事故记录表等装订成册以用备案,并做好幼儿学籍管理卡的登记造册工作。

6、根据上级精神,做好幼儿园的年检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积极整改或撤并不规范幼儿园。

三、 教学、安全工作:

1、规范教材。幼儿园一律使用统一的指定教材。

2、课堂教学上一律要改变“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并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优良品德;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认知兴趣。

3、要求幼儿园园长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积极推进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培训,用发展的眼光办事,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

4、安全警钟长鸣。做好幼儿园区的校舍安全和卫生,切实做好幼儿在园的安全和早晚路上的安全,以及做好饮用水、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18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幼小衔接招生推广活动,走近生源终端,快速扩大招生生源,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行业领导地位,维护行业利益持续增长。

二、活动形式:

(一)加大咨询师打电话邀约量,每天要打30通以上的电话;

(二)加强外联力度,和学校周边幼儿园、小学搞好关系;

(三)增加超市、广场、主要道路、小区等设咨询台和发传单;

(四)学校楼下设咨询台;

(五)多形式的合作和广告。

三、活动主题:

今天我上小学了

四、活动策略:

用参观小学校园并体验小学生活为噱头,帮助孩子提前认识并感受小学生活,给孩子一个彩排的机会。

很多幼儿园都会带学前班的孩子参观小学的活动,我们就要赶在幼儿园做这个活动前,以这样的方式邀约家长带孩子来参与。

五、具体步骤:

(一)吸引到访:参观小学校园并体验小学生活

1、时间:幼小衔接的第一次课(周末)

2、当日课程设计:小学生活的第一天

3、招生对象: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小朋友(5--7岁)

(二)现场讲解和体验幼小衔接课程1、两个目标

(1)争取现场报名:通过现场讲解和体验,结合激励方案,促进现场成交(包含定金)。

(2)为下次跟进做铺垫:当家长参观完小学没有及时报名,我们告知其开课时间,在开课前追踪跟进。

2、现场流程

(1)公开课

公开课老师要提前过课,将公开课试讲到炉火纯青,保证现场效果。

(2)幼小衔接讲座

可提及公开课时孩子们的表现,抓一些典型案例来进一步分析,再结合幼小衔接讲座文本里面的内容可从专业上学术上抓住家长的心。(3)注意事项

30分钟公开课(家长孩子在一起)20分钟幼小衔接讲座(带着孩子参观学校)10分钟注意事项(带着孩子休息)30分钟促单(家长孩子在一起)

19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男生xx人,女生xx人,共计xx人。其中有xx名住校生,xx名跳级生,xx名转校生。一少部分是本县的。是一个从学前班即将过度到小学的班级。本班主要以英语、数学、语言为主,科学,社会。健康,美术,音乐为辅。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幼儿的责任意识、任务意识较弱。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发现幼儿对幼小衔接的需求增大,因此,本班的工作重点将围绕“让孩子快乐、幸福、发展”,严格按《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教学,发挥我班的优势,着重“读、写、算、音乐、美术、语言”能力的引导与培养。

二、教育教学工作:

1、重点工作:

「1」、继续进行“将英语活动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幼小衔接”为主线,进行工作。

「2」、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前期准备。幼儿从大班进入学前班,经历角色过度、心理过度、行为过度的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转折期。如何使幼儿逐渐适应和调整呢?应该让孩子建立幼儿有序的学习、有序的生活。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读、写、算、音乐、美术、语言”作为幼儿的学习工具,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引导与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敏感度,增强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从心理、知识技能、社会等方面充分准备,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3」本学期我们主要采用了蒙氏数学和幼儿拼音与识字的特色教学,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自己操作探索,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催进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除了特色教学以外,我们还安排了“康轩学前教学”它从培养幼儿的五大领域和八大智能入手,将活动细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性强的小活动。有配套的幼儿用书,学前拼音等。

2、基本工作:

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重视体育活动,防治疾病,注意安全,使幼儿身心健康,并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2」、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愉快,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看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文具,能运用材料制作一些有创意的纸工等。

「5」、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有始有终;能与人商量来解决纠纷,在活动中乐意合作、轮流、分享;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评价同伴行为的能力。

「6」为了让幼儿顺利的渡过,请家长转换角色和孩子一起过度,尽量不要让孩子晚上睡得太晚,要有一定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让孩子早上迟到,从现在就给他树立一个时间观念,懂得我每天每个点都要干什么。让孩子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年去衔接一年级的各种习惯。「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三、卫生保健工作:

1、秋季是一个多发病的季节,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认真观察,大力宣传,尽力避免各种疾病的隐患。若是孩子生病不能按时入园,请向班里的老师请假说明。

2、注重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确保幼儿的安全。

3、针对幼小衔接,加强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学习自己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仪表、整理被褥等。并加强幼儿为群体服务的意识,做好值日生工作,建立相关的观察记录、检核表,对比幼儿的发展、变化。

4、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阅读姿势、保护视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成长。

5、定期进行睡具的暴晒、清洗、消毒等各项常规卫生工作。

四、家长工作:

本学期,老师采取约访、电话访问等方式尽快和家长沟通,通报现状,使本班的决策顺利实施,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和配合。

五、社会文化活动:

本学期的社会活动包括:散步参观周围的社区,国庆节,冬季运动会,圣诞节、元旦联欢会等等活动。

20

转眼间,孩子们在星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很快将步入小学的大门,做一名小学生!我园为了激发孩子们入小学的欲望,缓解孩子和家长入小学的心理压力,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我园教研组根据《上海市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将20xx年6月、7月作为幼小衔接月。从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小学生礼仪等方面制定了《星晨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我们做好幼小衔接的相关工作,从而,为孩子们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一、物质准备系列(文具标准仅供参考)

1、书包:适合小学生的书包。

2、铅笔盒: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尽量不要准备卡通、好玩的铅笔盒,以免上课时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3、铅笔:准备2只HB六棱形的铅笔,方便孩子握笔。1只自动铅笔。

4、卷笔刀:简单、方便。

5、橡皮:颜色单一、无味的,质地较软的。

6、水壶:样式自定!

7、跳绳:一根跳绳,请选择在跳绳时不易打结的类型。

二、参观小学系列活动

1、参观小学环境。

2、了解小学生一日生活安排。

3、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校园环境、班级环境、作息制度、上课时间等)

4、与小学生面对面。(请已从我园毕业现已读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讲讲幼儿园与小学不同的地方并为孩子解答他们需要知道的问题)

三、小学生礼仪系列活动

1、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开展情景模拟小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如上课、值日生、户外活动等。

3、小学教师进课堂。届时邀请小学的英语老师、数学老师进课堂,为小朋友上实践课。

四、学习习惯系列活动

1、遵守上学的时间制度,不迟到、不早退!

2、能够认真完整的记录作业内容。

3、回家第一时间认真完成作业。

4、正确的握笔姿势、看书姿势及坐姿。

5、召开幼小衔接家长座谈会。

五、生活习惯系列活动

1、学会安排课间十分钟。

2、认识钟表。

3、学会整理书包、整理铅笔盒。

4、知道常备的自我保护常识(熟背家庭地址、家长联系电话、紧急电话110、120、119等)。

5、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沟通策略,如与同伴、教师、陌生人等。

6、改变作息时间:午睡时间的缩短、集体活动时间的延长、课间游戏让幼儿自由活动等。

六、知识储备系列活动

1、语文:

每周一本故事书,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述故事,创编故事内容。旨在重点培养孩子的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自信心。

2、数学:

幼儿园为孩子购买“幼小衔接数学综合练习册”,由教师结合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幼小衔接的数学内容。

为了让星晨的孩子们顺利升入小学,希望您能支持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谢谢配合!

21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22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8日下午3:00——4:30

活动地点:

幼儿园教师办公室

活动目标:

1、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本学期班级中的基本情况、具体措施以及各项工作安排;

2、引导家长有效地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向家长建议性的讲解入小学前的各项准备事项。

参与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及全体家长

活动准备:

签到表、家长会PPT、椅子、电脑

活动流程:

1、教师介绍及班况分析;

2、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安排;

3、报考小学情况汇总;

4、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

5、家园合作;

6、个别交流。

23

一、幼儿本身应做好以下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大班的各种活动都应以探索为主,教师应善于提供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教师应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大班各项活动中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在大班后期,更应该加强与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二、幼儿园应做以下准备:

1、“环境造氛围”。根据衔接班在幼儿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要营造班内外、园内外“幼小衔接”的氛围。

1)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幼儿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习。

2)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的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3)带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小学的早操,以及小学生上课,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三、小学应做好以下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需要做那些工作。

四、幼小衔接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自从欧文创立第一所幼儿学校、福禄倍儿创立第一所幼儿园,社会性托幼机构教育与传统性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就为人们所关注,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速度。因此,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

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

2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2、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二、活动准备

1、大班教师从本学期初就应该注意与小学衔接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要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5—10分钟」,减少游戏时间;让幼儿学会书写自己的姓名,认识一些常用字。

2、在环境创设及日常教学中要涉及小学方面的内容及知识「如儿歌、绘画、教唱有关的歌曲等」

3、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好,对幼儿进行入小学前的教育,特别在时间观念上要比以前要求更加严格。

4、与小学进行联系,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参观准备。

三、活动步骤

1、大班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座谈「就往年大班幼儿初入小学,未做好准备而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的方面」进行交流、总结,有利于大班教师在今后工作中有的放矢。

2、教师为幼儿入小学参观做好铺垫,提前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活动中,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小学参观,能使参观活动更有明确的目的。

3、教师带领幼儿走入小学参观校容校貌及低年级小学生的上课情况。参观内容主要包括:

「1」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4、回园后组织幼儿继续讨论,帮助它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

四、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表达向往成为小学生的愿望。

25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完善幼儿园科学保教和小学“零起点”教学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和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现象,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治理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各级各类小学起始年级,小学附设学前班及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

三、主要目标

纠正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小学化”倾向;纠正小学“非零起点”教学,不落实课程标准,提前教学等行为;纠正校外培训机构以“幼小衔接”为名目,强化应试,超前教育,超课标教学等行为。通过专项治理行动,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普遍践行;各级各类小学招生行为进一步规范,起始年级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课程标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尊重教育规律,适合幼儿成长和发展需要。

四、组织机构

市教育局成立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基础教育科、职成教科、师资管理科和宝鸡教育学院、市教研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全面负责专项治理行动统筹协调、部署安排、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基础教育科:制定全市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负责每月信息报送、综合协调和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幼小衔接排查整改等工作。

2.职成教科:负责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幼小衔接专项治理排查整改等工作。

3.师资管理科:将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纳入教师培训计划,负责指导督促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分级、分类做好师资培训等工作。

4.宝鸡教育学院:科学制定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教师培训计划,扎实开展专项培训。

5.市教研室:围绕幼小衔接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教育科研,引导广大校园长和教师转变转念,提高科学育人能力。

五、重点任务

1.幼儿园:坚持科学保教。各级各类幼儿园要认真落实《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活动指南》,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年龄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良好游戏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不得采用课堂集中授课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不组织练习写拼音、写字和计算,不提前大量识字。

2.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各小学起始年级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小学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指南》和《小学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指南》要求,按规定开齐课程,上足相应教学内容课时,严禁随意增减课程,不得以任何理由压缩课时,不得加快教学进度。结合小学新生年龄特点,科学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校外培训机构: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清理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的学前班和“幼小衔接”班,严禁对3-6岁儿童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组织安排教育活动,不开展以知识技能为主的强化训练。坚决禁止组织与小学入学挂钩的考试。

六、工作要求

老师开学第一课自我介绍

1.明确治理任务。开展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行动,事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各县区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xx规范〔2019〕6号)精神,指导督促各级各类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扎实开展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行动,对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活动和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等提出具体要求,开展自查自纠,推进育人观念转变,完善教学实践。

2.加强排查整改。各县区教育局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实际组建领导机构,制定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务。要充分发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席会议作用,定期对中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坚持每月报告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3.实行承诺制度。各县区教育局和小学、幼儿园要公开承诺坚持正确育人方向、科学育人方法和规范育人行为。各县区教育局、幼儿园、小学校(园)长以及相关教师要签订公开承诺书,并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小学和幼儿园的承诺书要在校园显着位置张贴,接受监督。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学科教师就做好“去小学化”教学和“零起点”教学工作签订承诺书,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4.强化培训指导。宝鸡教育学院和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将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制定专项培训方案,加强新教师入职培训、初任小学校长、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民办小学校长、园长专项培训、幼儿园转岗教师岗位培训、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补偿培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和安全意识全员培训等。市、县区教研室要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开展结对帮扶和送教下乡活动,确保基层小学校长、园长和教师在规范幼小衔接方面能够得到经常性的业务指导。

5.健全长效机制。各县区教育部门要加强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行动督促检查,对办园行为不规范、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降级降类处理;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零起点”教学的小学责令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以幼小衔接为名目强化应试、超前教育、超课标教学的培训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警告,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建立幼小衔接工作月报制度,定期报送本县区幼小衔接工作进展情况,设置专门举报监督电话和信箱,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市教育局将不定期对各县区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畴。

6.重视宣传引导。各县区教育、教研部门要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微信、广播等多渠道开展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行动宣传教育,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家访、专题报告等形式,促进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念、教育观念、成才观念,引导社会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引导家长认清“拔苗助长”的危害,纠正“抢跑”心态,为广大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6

一、指导思想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目标,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能有意识的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为幼儿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通过活动,使幼儿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通过活动,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具体措施

教师

1、做好幼小衔接知识的培训学习,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要能与小学衔接。

2、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要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幼儿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逐步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同时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可适当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

2、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正确使用手帕,保持环境整洁;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值日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二」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培养幼儿做事要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

2、培养幼儿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通过各种游戏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三」重视幼儿情商发展

1、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主动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2、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

3、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

「四」提高幼儿学习适应性

1、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

3、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课堂环境接轨,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

4、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家长

1、班级通过家园联系栏、校信通、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并开展“幼小衔接”主题系列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2、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物质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幼小衔接”主题系列活动安排

1、"我心中的小学"。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回园后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根据主题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时间:暂定6月20日周一」。

2、“大手拉小手”。邀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幼儿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3、“珍贵的一分钟”。让即将入小学的幼儿感知时间,知道一分钟的长短及珍贵,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4、毕业典礼及汇报演出。时间6月底,具体活动要求见幼儿毕业典礼方案。

27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重点。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桌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在园创设小学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儿生活意识。

再次,进入小学后,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级加强了值日生的责任意识。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班内每周评选优秀小榜样。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每天学习的拼音进行游戏,拼拼读读锻炼幼儿的发音。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认真对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8

本学期是幼儿在幼儿园将要渡过的最后一个学期,大班下学期幼小衔接实施方案。我们将提出“真诚、尊重、关爱、合作”的班级经营文化,在园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下围绕以下班级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具体为:

一、班级工作重点:

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并形成初步升小学的意识。

3、帮助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明确幼儿期教育重心是个性能力的培养,使家长认同熟悉我们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课程形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园对话互动网"。

二、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本学期本班幼儿40名,男24名,女生16名,经过大班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认为:幼儿已经顺利完成大班上学期幼小衔接的储备计划,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任务意识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在班级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幼儿的阅读识字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因为幼儿间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失衡,造成了班级幼儿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具体方案为: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幼教文案《大班下学期幼小衔接实施方案》。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班级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在整理幼儿园双M课程的同时,在班级幼儿中平行开展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及时做好收集、整理的工作,不断积累课程经验,并进行完善。

(3)继续开展“浸入式英语教学活动”,努力使班级每一位幼儿的英语听读能力、口语会话水平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4)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更换各活动区的工作材料,有目的地投放适合幼儿学习的新工作材料,在指导幼儿学习时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既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学习要求,又体现班级幼儿的层次性。

(5)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班级半日活动的观摩;“三.八妇女节”以爱妈妈的亲子活动;“六一节”幼儿园大型游戏活动、探险活动以及大班小博士知识竞赛、毕业典礼的演出等。

四、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五、家长工作:

本学期,我们家长工作的重点是让家长和幼儿园一同为孩子入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具体为: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期召开家长研讨会,交流信息、开阔视野。如:开展有创意的家长研讨会、操作活动:学习与孩子共处共玩的技能、识字游戏等。

(3)重新发放班级幼儿通讯录,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邀请家长参加园内、班内的各种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加班级助教的队伍;

(5)继续做好"将周日留给孩子"等一系列亲子活动。

(6)本学期,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鼓励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家庭教育方面的好书新书、幼小衔好经验活动,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在筹备、展示主题的活动过程中,引发家长、孩子的积极体验,带动全班幼儿与家长的主动参与。

六、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努力创建“真诚、尊重、关爱、合作”的班级经营文化,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29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19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30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意见》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引导学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幼儿园“小学化”,不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质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通过观摩大班学生的课堂,让小学教师对大班的学习和生活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

3、通过活动,让大班孩子了解上小学需要做的相关准备,为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4、通过参观小学校园、小朋友们亲眼观察、亲耳聆听、问答互动等形式,对即将踏入的小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和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活动时间

2019年4月17日

四、活动准备

1、教科室与桥下镇府前幼儿园联系参观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

2、教导处带领六年级4位班主任,观摩大班上课,聆听人员介绍,然后参观校园,了解学生日常作息和校园活动。

3、参观的教师与大班孩子互动交流,赠送礼物。

4、5月份、桥下中心小学邀请府前幼儿园大班孩子“走进小学、快乐衔接”活动。

五、活动对象

教学线负责人六年级班主任大班全体幼儿

六、活动过程

1、观摩大班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让老师对大班的学习有所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咨询大班老师。

2、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小学老师与大班孩子进行互动,讲解上小学的相关事宜,为孩子们上小学做好准备。

3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学,初小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熟悉校园环境、教师和学生,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2、激发幼儿入学的向往之情,不断加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8日

三、参加对象

全体大班幼儿、大班老师、保育员及行政后勤、保教处成员

四、活动地点

参观良村镇中心小学

五、活动准备:

1、对幼儿进行参观前的谈话活动。

2、返园路上各路口安排后勤人员值守。

3、与参观良村镇中心小学联系参观事项。

六、活动流程:

1、7:30—7:50全体人员准时在参观良村镇中心小学大门口集合,分班列队

2、7:50排队进入参观良村镇中心小学

3、8:00—8:10参观良村镇中心小学校长给小朋友讲话

4、8:10—8:20分班上厕所

5、8:20观看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6、8:35—9:15「第一节课」幼儿分班进入一年级教室旁听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7、9:15—9:25「课间十分钟」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8、9:35在小学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分班参观小学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电视台、厕所、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食堂等地,了解各设施的功能以及学生应遵守的公共规则,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9、10:50与小学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请小朋友向小学老师说表示感谢的话。

10、11:00全体人员集中,安全返园。

「返园路线:参观良村镇中心小学——幼儿园」

11、延伸活动:回园后,各班组织幼儿围绕“我向往的小学生活”展开讨论,讲讲自己在小学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七、注意事项:

1、请家长在7:50前准时将孩子送到良小门口本班老师手中。

2、各班做好拍照存档工作。

3、在小学老师带领下进行参观。

4、在参观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听从老师安排。

「2」有礼貌,专心听老师解说。

「3」排好队,上下楼梯靠右边。

「4」参观时不拥挤,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5」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6」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7」跟随班集体,不个别行动。

5、全体人员一起返园,返园时一定要清点好人数,教育幼儿过马路要注意安全,跟好老师和伙伴不掉队、不擅自离队,路上不喧哗不吵闹等。后勤人员在各个路口值守。

八、应急备注

1、活动中安全第一,如遇安全情况,一切以幼儿为先,注意相关协调工作。

2、如遇下雨天气,参观活动时间顺延。

3、参观活动的有效性,注意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整合相关经验,达成发展目标,实现教育价值。

32

一、活动时间:20xx年5月8日8:30—11:30

二、活动地点:东方半岛小学

三、活动目标:

参观东方半岛小学,体验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和学习常规;观察小学

生下课、活动的情况。

四、活动流程:

1、师幼8:00在幼儿园班级集中,介绍参观东方半岛小学的活动内容、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8:30整队一起去东方半岛小学。「认识校牌、校名」在整个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1」、在参观过程中要认真听,仔细看,不脱离队伍。

「2」、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

「3」、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升旗仪式

3、带领幼儿观看社团活动:

「1」参观大操场:访问操场上的老师、小学生,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2」参观功能室: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

「3」组织观看小学生做操。

4、在三楼多功能厅参加互动活动

「1」听小学老师介绍小学的学习模式和生活常规,激发幼儿做一个光荣合格的小学生的愿望。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文明礼仪操”或“英语操”互动活动

五、组织幼儿回园交流。提问:你参观了什么学校?知道了哪些情况?你发现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参观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吗?谁帮助了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到了小学,你准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六、领导及部门人员工作安排

领导:刘芳总负责。

刘芳负责联系东方半岛小学招生办主任胡春雷、做好参观小学的工作的安排。

谭艳负责带领幼儿园师幼、家长到小学。

各班级三位教师和家长义工负责带好孩子跟着小学教师参观校园、观摩升旗仪式、早操、参观功能室等。

33

一、活动目的:

1.小朋友观摩小学生上课、下课的活动情况,了解在小学读书的有关要求。

2.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推进幼小衔接无缝接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16日「第8周周一」上午8:30—10:30

三、参加人员:

中心幼儿园师生、家长义工,我校一年级班科任及部分教师代表、文员、当值保安等。

四、具体安排:

「一」上午8:40中心幼儿园5个班小朋友到达学校,我校接待人员8:35在门口接待。

接待安排:中心幼大1班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中心幼大4班

财务管理部门实习日记

中心幼大5班

「二」8:50—9:20观看升旗仪式

→观看观看升旗仪式的位置:因考虑尽量不要影响学生出队的位置,请负责接待的老师把小朋友先带进运动场的草地上,待各班队伍稳定后再安排位置。

「三」9:40—10:20观摩一年各班学生上课「彩灵级长落实细节」

1」带班观看教学活动「10-15分钟」;

→「随堂听课」

一年「1」班:语文

→中心幼大1班

一年「2」班:英语阶梯室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一年「4」至「6」班:综合科「音乐、体育」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2」各班课前精彩2分钟安排一名学生发言:就读小学后的变化与收获「由班主任落实」

3」课程环节中体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与我校师生的互动。

「四」9:40—10:20带小朋友参观校舍与功能室

「五」10:20—10:40各班孩子大合照、返程回园。

「六」教学研讨

1」数学学科:执

2」班级:一年「1」班

时间:「待定」

3」参加人员:中心幼儿园教师、我校一、二年级数学老师、班主任

五、细节落实:

1.新闻报道:一年级

2.学校门口LED:xx「热烈欢迎xx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老师们、家长们莅临我校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3.拍摄:惠苹

4.升旗仪式落实:xx、体育科组老师

5.各功能室场的开放、清洁等:杨主任及室场负责人

34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迎来了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这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学期。为了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我们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一、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为上小学做好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衔接策略:

1.幼儿入学前思想准备:(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通过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激发上学的愿望。

2.开展各种活动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家长和幼儿园一同为孩子入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快乐家园等方式及家长辅导要求,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三、具体安排:

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学习小学生活。

(1)改变作息时间:午睡时间的缩短、集体活动时间的延长、课间游戏让幼儿自由活动等。

(2)学习整理书包:认识文具、活动中学习整理书包、整理书包比赛。

(3)幼儿的座位:学小学生坐在座位上上课、坐姿、举手。

(4)每天适当的布置作业,让幼儿学习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作业。

2.每月活动的安排:

二月:发放"幼小衔接"调查表。

三月:

(1)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环境。

(2)家长会: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

四月:

(1)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的课间操,学生食堂,参与一年级学生的读书活动。

(2)整理书包比赛。

(3)读书节系列活动。

五月:

(1)通过参观小学,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全面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2)开展大带小活动,请小学生来我园教幼儿学戴红领巾并谈谈自己做小学生感受。

六月:举行毕业典礼

35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加强幼小衔接,能使幼儿园孩子快乐融入小学生活。一年来,“清小”和“清幼”结成牵手单位,定期交流探讨,组织学生活动,在幼小衔接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次活动的开展,能使更多的家长了解两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使更多的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活中,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两校在幼小衔接教育上的深层研讨,共赢共享幼小衔接的成果。

二、活动时间:

(周五)下午2:30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幼儿园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安排:

(一)清清水,殷殷情——家长篇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清河路幼儿园家长来校活动,使家长们感悟“清小”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校风校貌,了解“清小”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进一步推进两校幼小衔接教育的深入研究。

活动主题:

真诚沟通,互动双赢

活动对象:

幼儿园大班学生家长

活动地点:

活动负责人:

组长:组员:

活动过程:

1、观看小学录像资料片:(2:30之前)

2、领导致辞:(2:30~2:35)

3、校园长讲话:(2:35~2:50)

4、家校互动采访:(2:50~3:00)

5、两校特色展示:(3:00~3:25)

(1)沪剧:《罗汉钱》

(2)锡剧表演:《唱支山歌给党听》

(2)趣味诗朗诵:《数字诗》

(3)情景剧:《我和海宝做朋友》

(4)小组唱:《年少的味道》

6、领导点评:(3:25~3:30)

活动前期准备:

播放资料片、相关音响调试:

活动主持:

家校互动采访:

两校特色展示:

会场安排:

家长停车安排:

清清水,暖暖情——学生篇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大班小朋友开展活动,让他们学念一首儿歌,学做一个游戏,感受小学教室文化,了解简单的小学生活常规,充分体验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

活动主题:快乐学习、快乐游戏

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小朋友

活动地点:小学一年级教室

活动负责人:组长:

组员:

活动过程:

1、分组(2:30~2:45)

(1)幼儿园小朋友到达清水路小学后,按照班级分成6个活动小组。

(2)每个活动小组分别进入一年级6个班级中的1个班级。

(3)每个班级由清水路小学1名老师负责安排好小朋友们的座位。

(4)幼儿园的带班教师和保育员负责好幼儿园的常规及文明礼仪等教育。

2、活动(2:45~3:30)

(1)快乐学规范(2:45~3:00)指导感受教室文化、学习简单的小学生活规范

(2)休息(3:00~3:10)

(3)快乐学儿歌(3:10~3:20)进行生字儿歌教学

(4)快乐做游戏(3:20~3:30)通过游戏的形式互相沟通,融入快乐的小学生活

教师安排:

小学:

幼儿园:大一班——大六班(两位班主任老师和保育员)

活动前期准备:

1、清水路小学课程教学部组织6名教师开展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活动,研讨落实工作。

2、清河路幼儿园大班组教师开展一次幼小衔接的研讨活动,落实相关工作。

3、后勤保障部负责幼儿安全工作。

幼小衔接开展方案36

一、指导思想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 ;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怎样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成了我们时不以待的研究课题。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平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平滑过渡。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将研究的重点由“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转变为“幼儿园、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尽快适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即: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幼儿与小学生、教师的之间的沟通」,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

1、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习、讨论、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内容,讨论其可行性。

3、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对各班计划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修改,并着重准备环境与材料。

3、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研讨,进一步验证幼小衔接的功能与价值。

4、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5、课题小组成员观摩幼小衔接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

6、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习惯。

7、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相关论文、随笔集结成册。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实验法、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以相互参观、相互听课、家园相互联系为研究途径。

四、研究措施

一、对我园历届大班毕业并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孩子们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即每年6月末对幼儿的入学趋向进行记录留档,新学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到相关的小学对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也对孩子进行访谈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情况。

二、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习惯。具体方法是:

1、组织教师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学要求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学年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方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从心理上、能力上、习惯上及身体素质上进行衔接。

三、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有关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更好的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主要措施是:

「1」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加强。

「2」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恰当有趣的方法,向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3」结合幼儿实际活动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贴近幼儿生活引导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结合主题活动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6」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教师。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习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A、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B、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

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也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熟悉学校生活。

C、幼儿与学校的沟通

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A、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它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习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

B、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理能力的衔接;再有,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因此,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从小班开始,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地体会到许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问题「指家长一年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的衔接问题,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习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本栏最新
全站最新